1. 規劃布局
建筑選址在紅旗渠一干渠北部的緩坡之上,往南能近觀一干渠,遠眺整個景區,往東也可看到分水閘及舊紀念館。
2. 建筑體量與功能
紀念館體量抽象自紅旗渠形態的意向,設計為簡潔的單一曲線形態,由坡地生長而出,整個態勢面向景區主入口,南端懸挑在一干渠之上,使游人在進入景區后遠遠即可眺望紀念館,產生印象深刻的視覺沖擊,突出了紀念館標志性。
在功能上紀念館和辦公培訓中心,兩部分各自獨立互不影響,各部分之間用具有良好景觀效果的門廳及人行步道連接起來,形成有機的整體。
3. 內部空間
紀念館內部主要分為三部分:北部為辦公區培訓空間,中部為交通和共享空間,二層通高,南部為展覽空間。端頭局部出挑平臺設置為休閑咖啡廳,是整個建筑視野最好的區域,遠可眺望整個園區,近可透過地面玻璃參觀一干渠,再配以充滿趣味的室內設計,使參觀者能在此得到更多心理上的享受
為了便于參觀者之間相互交流,整個空間視野通透。內部用坡道和直跑樓梯組織交通,使參觀者的行徑過程充滿趣味。
4. 材料
設計中主要采用了三種材料:鋼板網,玻璃以及當地石材。
紀念館主要采用了鋼板網和玻璃,在建筑長向使用了抽象自水形態的波浪形鋼板網,使立面變得豐富多變。而在南端等具有良好視野的部位大面積使用玻璃幕墻,以達到最好的景觀效果。下部采用當地石材與地形完美的融合在一起,使上部的形體更加突出,強調了其紀念性。